乡村振兴领头雁 丨打造乡村治理样板村,让乡村“活”起来→

汉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文02-19 14:39 3.36万热推

村舍道路干净整洁、蔬果大棚鳞次栉比。

临近春节,记者甫一走进南郑区汉山街道汉山村,一幅和美乡村的生活画卷便在眼前展开。

在外务工的村里人回来了,在外读书的大学生返家了,农家乐里宾朋满座,采摘园里游客熙攘,家家户户贴上春联、挂起灯笼,村子里年味十足、好不热闹。

探索:锚定治理寻求突破

村如其名,汉山村位于南郑区汉山山麓,2012年由原该区域三个村合并而来。

“不过是在几年前,大家还在为给村里找一条‘出路’发愁。”汉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忠告诉记者,合并后村子虽然变大了,但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村民文化素质等参差不齐,村内矛盾频发,难以统一步调,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必须把矛盾化解好,腾出手脚去抓产业,轻装上阵带领大伙脱贫致富。”有了这个想法,2015年李文忠刚一任村党总支书记,就开始摸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子。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和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反复琢磨商量,大家想出了解决办法:以狠抓乡村有效治理为突破,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努力让乡村“活”起来。

发展:院落自治初见成效

2015年开始,汉山村结合实际,提出搞院落自治。

该村把原先的18个村民小组按区域分布和交通情况进行整合,划分出11个大院。每个院落成立院落议事委员会,自主推选1名院落长,院落内各户户主为委员会成员。院落长由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的党代表、村民代表、退伍军人、产业发展大户等乡贤能人担任。

640 (1).png

“说白了就是让凡事都有人管起来。”李文忠把院落自治内容总结为“四个袋子”,即通过宣讲群众关心的强农惠农、产业发展政策“富脑袋”;引导发展特色种养,支持就业创业“鼓口袋”;做美做靓村容村貌,大力提升乡风文明“亮面子”;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定期开展道德评议“优里子”。

“在院落议事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商定重大事项,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这样就由群众‘看戏’转变为大家‘唱戏’,激发群众自主参与热情,融洽各方面关系。”李文忠介绍,院落自治的成功推行,一举解决了汉山村多年积攒的矛盾纠纷,村风民风大为转变。

提升:环境整治引来客源

毗邻南郑城区,自然风光秀美,汉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极具潜力。“过去村里脏乱差,游客来爬汉山会路过我们村,但不会在村子里停留。”李文忠说。

改路改水、改厨改厕、净化河道、优化管网、美化景观……从施行院落自治起,汉山村便开始着手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同时,村里依托自然环境打造多个打卡拍照点,村民也用整饬一新的村舍办起了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和用餐。

李文忠说,“我们还引导、发动群众自愿将2800亩土地流转入股本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建成汉山田园综合体、汉山水果扶贫产业园等,形成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群众收入实现稳定大幅增长。”

乘势:主动建设美丽家园

“学习政府搞的‘电视问政’,我们也搞了个‘庭院问政’。”李文忠说,从2017年开始,汉山村探索建立了涵盖月、季、年的院落评比激励机制和院落长进退机制,通过搭建公共平台,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由群众提意见、提诉求,村“两委”干部来解决、来答复,群众对院落自治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依托山水条件和生态民居,汉山村开展了庭院、菜园、花园“三园建设”,打造了农耕文化新村和“诗画田园”品牌,累计争取社会投资4300多万元,发展优质特色水果基地3200余亩,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培育8家经营主体。

640 (2).png

2023年,汉山村以深入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

“如今,不赡养老人、打架斗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在我们村基本消除,大家有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李文忠表示,未来汉山村将努力打造乡村治理样板村,带领汉山群众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微信图片_20231113120508.jpg

编辑:蒋雪

点赞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