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茜 见习记者 梁逸晨2024-03-29 16:16 3027阅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汉中经开区紧扣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目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一年。
今年以来,该区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谋产业、优环境,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加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抢抓机遇 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一个零件,何以撬动两亿元项目?
3月27日,记者走进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江机床”)的生产车间,一排排高端数控机床正满负荷运行,一件件滚动丝杠成品整齐摆放,处处呈现出加足马力赶生产的繁忙景象。
“这仅是企业升级改造的旧厂房,2500平方米的新厂房还在有序建设中。“该公司的总工程师邓顺贤介绍,2022年,汉江机床启动新能源汽车领域滚动功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两亿元,计划充分融合现代化生产制造系统、物流系统、作业管理标准系统等,建成两个数字化车间,实现年新增汽车领域用滚珠丝杠副等28万副、滚动直线导轨副13万米。
滚动丝杠广泛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电子驻车系统、电子刹车系统等,成为汽车生产不可或缺的零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其产业链中游的车身配件领域成为了机床企业竞相追逐的赛道。
“汉江机床多年来深耕机床制造,是国内制造丝杠关键装备螺纹磨床的龙头企业,生产的2级、3级精度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满足中高档数控机床的要求。”邓顺贤表示,企业拥有产品制造的先发优势,且经过市场深度调研,最终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赛道。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增加税收3458万元,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领域滚动功能和精密螺杆副国产化率。
紧跟市场 助力国产飞机规模化生产
3月27日上午,在陕西光泰航空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泰航空”)“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能力扩建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光泰航空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机电设备制造、航空机械零组件制造加工和服务的民营企业,拥有飞机尾鳍的凹型成形模具、一种航空薄壁零件加工装置等8项先进专利。“现有生产车间狭小,部分设备老化,成为近年来制约产能增长的主要因素。”光泰航空负责人白帷志介绍道,随着上游企业订单需要加大,扩大产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于2023年10月开工的“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能力扩建项目”就是为了解决我市航空制造业配套市场需求,赋能航空零部件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工程。项目负责人王亚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工艺、设备、土建等各专业正加班加点,交叉作业,全面加快项目施工进度,预计今年7月可竣工投产。”
该项目计划新建科研综合楼和节能型生产车间,购置先进数控设备20多台,总投资4100万元,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1000万元,将进一步推动航空零部件研发成果转化,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前期,经开区主动上前服务保障,仅规划、环评等手续的办理时长就缩短了一半。
市场需求旺,政府服务优,企业干劲足。白帷志说,今年,企业将进一步投身航空零件智能制造,做精做细每一件产品,助力更多国产飞机展翅翱翔。
以技强身 让产业链更强韧可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业刀具是制造业高端化的关键。
锻造、切割、车削、铣削、研磨……开阔洁净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精密智能数控车床正高速运转,电光石火间,各种规格和型号的硬质合金刀具陆续下线。以技强身、发力造血,在智海精密机械工具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智海精密”)的厂房内,处处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与活力。
智海精密是我市工具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拉削方案提供、拉削刀具制造销售,拥有高精度控花健磨床、数控拉刀磨床、数控成型床等专业设备,70%为自主研发制造。
“目前,企业年产拉刀10000余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空调及各类基础行业的高端制造,部分产品远销欧美。”企业负责人吴斌感概道,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智海精密长久以来坚持“技术改造兴厂”的先进理念。
“这些年的技改,我们先后引进了多种高精尖设备,使产品质量和承接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些产品经过技改,由单一系列几个品种发展到十几个系列上百种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吴斌介绍说。
如今,智海精密紧紧抓住技改“关键招”,推动企业扩能增效不停歇。2023年12月,智海机电产业园现代化扩建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主要对标准化厂房改扩建,对拉削刀具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机械制造的加工能力和水平。预计2024年底前所有设备将全部到位,技改完成后,年产值可超过3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人。
编辑:李云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