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霁昊04-25 10:05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粮田良策”团队在薛志婧、李君轶、梁伟、宋永永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单元的12个主要城市及数十个村镇,开展了为期11天的粮食安全科普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汉中的山地——平原过渡农业特征,响应国家政策,为守护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解码汉中盆地农业密码
在汉江冲积平原腹地,28.7万公顷耕地中70%集中于平原及山间盆地。团队成员深入勉县等粮油主产区,向农户发放《粮食安全科普手册》,现场示范育秧插秧、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调研显示,当地已形成梯度化种植体系:海拔500米以下平原区推行"稻-油"轮作;500-800米浅山丘陵发展"麦-玉-豆"旱作农业;800米以上中高山地带则以林药间作为主。
直面农业发展痛点
尽管勉县保持年水稻产量12万吨、油菜种植18万亩的产能,团队发现耕地碎片化制约明显——地块平均规模仅0.12公顷(1.8亩),导致机械化率不足60%。坡耕地年均侵蚀模数达2500吨/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平原区低1.2个百分点。团队提出"宜机化改造+生态护埂"解决方案,现场演示小型农机操作技巧。
粮田良策团队队员在汉中洋县开展粮食安全宣讲
粮田良策团队队员在汉中洋县开展粮食安全宣讲
洋县探秘有机农业新范式
在全国首个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洋县,团队重点调研32万亩有机生产基地。在占全国70%市场份额的有机黑米田中,农科学子详解土壤肥力平衡技术,推广"稻渔共生"生态模式:稻田养鱼每亩增收800元,鸭群除虫减少农药使用量40%。目前该县已开发黑米酒、黑米茶等15大类深加工产品,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粮田良策团队队员在汉中勉县开展粮食安全宣讲
古今智慧交融诸葛古镇
粮田良策团队队员在诸葛古镇合影
粮田良策团队队员在诸葛古镇开展粮食安全宣讲
在诸葛亮屯田遗址,团队创新开展"历史农耕智慧+现代粮安理念"主题宣讲。通过复原军屯农具、解析"务农殖谷"战略,向游客阐释粮食安全的历史传承。建议依托年客流量50万人次的旅游优势,打造"有机农产品+农事体验"文旅融合项目,已获当地文旅部门积极响应。
构建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本次活动覆盖汉中3县9镇,开展技术培训28场,惠及农户1500余人次。团队开发的"数智粮安"小程序进入测试阶段,未来将集成土壤监测、专家咨询等功能。团队负责人左子佳表示,将持续深化"一地一策"服务模式,推动建设秦巴山区粮食安全数据库,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图片由"粮田良策"团队提供
编辑:鲁克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