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18人次!4.94亿元!汉中重点项目以工代赈惠民生

汉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衡俊昌 见习记者 梁逸晨 实习记者 杨亦雄2023-02-10 13:50 2.39万热推

“多亏这个以工代赈项目,我才能在家门口有份好收入。”放下手中的活,钢筋工杨志刚激动的说,现在每月能挣到9000多元,离家也比较近,老人小孩都能照顾到,全家都支持自己跟着项目干。

2月7日,城固县董家营镇的特困供养机构失能老人养护院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挥舞,30余名身穿黄背心的工人正加足马力,绑扎钢筋,为近日浇灌混凝土做准备,一派红红火火、干劲十足的忙碌景象。

在养护院项目,像杨志刚这样的就地务工群众有50余人。“塔吊工、瓦工、钢筋工各类工种都招,日薪大都在300至400元。”工程项目生产经理罗人耿说,以工代赈采取的原则就是招揽项目附近群众务工,同时通过就业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快速上岗,保证工程按时按量完成。

作为429个市级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7497.93万元,总建筑面积21250平方米,设置护理型床位500张,涵盖综合楼、餐厅、活动室等养老配套设施,同时配套建设供暖工程、照明及消防、绿化、活动场地等公共附属工程。

“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工作岗位75个。”城固县重点办副主任徐壮说,此项目在完善该县养老配套设施同时,更好的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工代赈的宗旨。

位于城固县南沙河左岸的上元观镇段防洪工程也是该县以工代赈的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正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中。

“钱挣到了,干的工程还对家乡发展有帮助,心里高兴的紧。”谈起家门口上班带来的幸福感,该县柳林镇草寺村村民刘林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林山告诉记者,自己在该工程从事安全检查巡视工作,一月的务工收入可以达到9000元,并且工资都是按月发放到银行卡里,从不拖欠。

“我们工程上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人都是来自附近的嵩山寺、韩家营等四个村庄。”该项目的负责人说,项目发放的劳务报酬很可观,当地村民参加务工的积极性很高,工程实施前很快就招满了。

据了解,现有南沙河堤防堤身单薄,质量较差,部分堤段还存在缺口,防洪体系不完整,一旦遇到暴雨冲刷和汛期河水暴涨,就会危及河堤安全,对周围2.5万亩农田和村庄集镇的村民生产出行造成不利影响。

该县发改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元观镇段防洪工程一方面吸纳了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力,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增收,另一方面也是完善南沙河的防洪体系,保障了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我们工程投资达2915.11万元,将全面治理维护5.77km的河堤。”该县水利建设管理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李进周说,项目当前主要任务是在近5.8公里的河道左岸进行基坑排水和河床的坡面防护,预计今年4月主体工程完工。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在重点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资金达31.09亿元,实施项目个数522个,已完工项目470个,正在实施项目个数52个,带动农村群众务工35518人次,向农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金额4.94亿元,组织务工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820人次。

“以工代赈关键在于‘ 赈’,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就业走,才能最大发挥这项政策的意义。”市发改委副主任熊力表示,我们实施以工代赈就是政府提供建设资金和工程项目,让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到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提升就业技能,获取工资性收入,促进项目所在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新一年,我市将全面落实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工作部署,围绕重点工程项目领域大力推广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就业,惠及民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鼓起腰包。



微信图片_20231113120508.jpg

编辑:魏丹

展开剩余部分
点赞 | 8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新闻
奋力加载页面中...